飲用水的安全知識,你知道嗎?
健康飲水備受國人關注,,那么,,關于飲用水的安全知識,你知道多少呢,?
什么是安全飲水的基本要求,?
我國對生活飲用水(家用自來水)的水質有嚴格的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 5749-2022)對飲用水中多項指標都有明確的限值規(guī)定,,以保證公眾的飲水衛(wèi)生安全,。原則上來講,生活飲用水水質應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保證用戶飲用安全:
1.生活飲用水中不應含有病原微生物,;
2.生活飲用水中化學物質不應危害人體健康;
3.生活飲用水中的放射性物質不應危害人體健康,;
4.生活飲用水的感官性狀良好,;
5.生活飲用水應經消毒處理。
自來水為什么有口感差異,?
水的口感取決于幾個因素:
1.溶解性總固體(TDS)
TDS是水中全部溶解性固體的總量,,包括溶解于水中的各種礦物質、鹽和金屬離子,。當TDS>250mg/L時會有礦物質的味道,,TDS>800mg/L時會產生咸、澀,、苦等不良口感,,讓人難以接受。
2.硬度
硬度是指溶于水中的鈣,、鎂的總量,。硬度低的水,鈣鎂含量低,,口感柔和,;硬度高的水,鈣鎂含量高,,口感厚重,,硬度過高的就會有苦澀味。飲用水標準中規(guī)定生活飲用水的總硬度<450mg/L,。
3.pH值
飲用水的pH值在6.5-8.5之間,,pH值偏高,口感偏甜,,有潤滑感,;pH值偏低,,口感則偏酸。
4.有機物
有機物一般來源于微生物的次級代謝產物和消毒副產物,,通過嗅和味影響口感,,而且嗅味閾值的跨度非常大。
自來水為什么會有氯,?
自來水在生產過程中要進行消毒處理,,液氯消毒是國內外常見的一種消毒方法。為了保證自來水消毒效果和避免在管網輸送到用戶過程中受到微生物的污染,,自來水中余氯的含量必須在0.05mg/L以上,,所以自來水會帶有氯。
自來水為什么會出現乳白色,?
自來水經過水廠處理后,,需要通過高壓密閉的管道輸送到千家萬戶。在輸送過程中,,高壓會使管道中的空氣溶于水中,,當自來水從水龍頭流出時,水中的空氣因為恢復到常壓而被釋放出來,,從而形成無數的微小氣泡,,使水的外觀呈乳白色,放置片刻后就會澄清,。
自來水為什么會發(fā)黃,?
自來水有發(fā)黃現象,很可能是受到了輸水管網中鐵質水管內壁鐵銹的影響,。自來水流動過程中帶起管銹,,導致自來水顏色變黃。如發(fā)現自來水有發(fā)黃現象,,可將自來水放掉一些,,直到水質恢復清澈后再使用。
水壺中為什么會出現水垢,?
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水都有一定的硬度,,如果水的硬度較高,在加熱時,,鈣離子和鎂離子的不溶性鹽類成分(如碳酸鈣和碳酸鎂等)就會從水中析出,黏附在水壺內表面形成水垢,。從水中析出的鹽類物質由于化學成分,、結晶狀態(tài)和析出的條件不同,可能形成水垢,,也可能形成水渣,,沉于水底或漂浮于水面,。
如何健康飲水?
1.不喝生水,,也不要喝飲料代替喝水,。
2.喝水要遵循“少量多次”原則。
3.劇烈運動之后,,不提倡立即大量飲水,。
4.水溫適宜。水溫建議在40℃左右,,水溫超過65℃會對口腔黏膜和消化道造成慢性損傷,,增加食管癌的患病風險。
轉載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ePXI5YlAHQ7rS2q3Ccg2og